发布日期:2025-11-23 18:03 点击次数:168
(来源:沈阳晚报)
转自:沈阳晚报
提起沈阳,一些人脑海里还是铁西区的机器轰鸣和“共和国长子”的厚重记忆。但如今,这座老工业基地正在酝酿一场能源赛道上的“换道超车”。给汽车“喝酒”(甲醇),这听起来有点新鲜的事,正从蓝图变为现实。这不仅是少烧点油、多点蓝天那么简单,背后是城市发展逻辑的一场深刻变革。
沈阳首座由加气站改建的甲醇加注站启动
北国入冬,寒意渐浓,但沈阳的一场签约却“热力十足”。
11月6日,沈阳燃气集团下属的沈阳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与汽车巨头吉利集团旗下的浙江绿动醇氢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正式“牵手”。双方落笔签约,宣告沈阳首座由加气站改建的甲醇加注站启动——胜利甲醇加注站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这事儿信息量不小。
先看时间表:胜利站改造投资近百万元,预计年底完工,明年就能投入运营。这速度,体现了“沈阳效率”。
再看路线图:这只是个开始。沈阳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已初步选定9座加气站作为转型试点,未来全市规划建设40座以上甲醇加注站。从“一个点”到“一张网”,布局思路清晰。
最重要的,是看一本账。据测算,仅胜利站这一座站,按首年200万升的甲醇销量计算,就能替代等量传统燃油,减少约千吨级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40多座站点全面铺开,甲醇汽车规模化上路,这个减排数字将呈几何级数增长。
一边是手握加注站网络的地方国企,一边是深耕甲醇汽车制造的行业龙头,这场“双向奔赴”,让沈阳的甲醇能源应用从“只闻楼梯响”到了“人已在楼中”。一个覆盖全域的绿色能源补给网络,正在沈阳加速织就。
沈阳燃气“扛旗”入局
一个加注站的落地,为何值得说道?因为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商业项目,而是一盘大棋的关键落子。读懂这步棋,至少要看懂三个层面。
其一,这不是一次心血来潮,而是“国家队”的必答题。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绿色发展的指挥棒挥舞得愈发有力。国家公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是顶层设计,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的《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是具体路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则是行动纲领。
国家有部署,地方见行动。沈阳作为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正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标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明确作出“构建甲醇能源应用示范体系”的战略部署。
所以你看,沈阳燃气集团作为地方国企“扛旗”入局,绝非心血来潮,而是将国家战略和城市规划从“纸上”落到“实处”的关键一步。用签约代表的话说,这是“主动对接国家‘双碳’战略,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能源布局规划”,是国企必须扛起的责任。这盘棋,下得有章法,有格局。
其二,这不只是一笔环保账,更是一笔经济账。
有人可能会问:电动车不是搞得挺好吗,为啥还要费劲搞甲醇?
随着时代发展,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形成纯电、混动、燃料电动汽车等多元化发展路径。“甲醇汽车是新一代电动汽车,它在电动化基础上,把甲醇作为液态的氢直接替代传统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用于发电、供电,实现了比纯电动车辆充电补能方式更加便捷、更经济实用的升级发展。”相关负责人说。
开货车的王师傅算了一笔账:如果开甲醇汽车,每公里的燃料成本比烧油能省下不少,一天下来就是几十元,一个月就是一千多元。对于物流公司、公交集团这样用车大户,一年省下的成本更是个可观数字。
这笔经济账,沈阳算得很精。一方面,甲醇燃料成本低,能实实在在为企业“降本增效”,优化营商环境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体现在这些细节里。另一方面,吉利汽车的生产基地就在沈阳,本地生产甲醇汽车,本地建设加注网络,本地推广应用,形成了一个“生产-配套-应用”的产业闭环。这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带动了甲醇供应、设备运维等上下游产业链,为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增长注入了绿色新动能。
既算了“绿水青山”的生态账,又算了“金山银山”的发展账,这棋下得精明。
在振兴之路上书写路标
其三,这不只是建一个加注站,更是打造一个“振兴样板”。
东北振兴,路在何方?答案是“高质量发展”,而绿色转型正是其中的核心要义。
沈阳此举,颇有“先行者”的示范意味。通过“车辆制造+加注保障”的产业链协同,探索一条老工业基地能源结构转型的可行路径。这个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形成的标准,完全可以为全国其他同类城市提供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沈阳经验”。
在媒体沟通会上,沈阳燃气集团的代表说得实在:“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发挥好‘带头作用’,吸引更多行业主体参与省市绿色产业布局,引导市民践行低碳出行。”
从吸引产业投资,到提供就业岗位,再到改善空气质量,最终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和综合竞争力。这一子落下,盘活的是整个棋局。这棋,下得长远。
对于沈阳这样的老工业基地而言,每一次“换道”都非易事,但每一次成功的转型,都将是凤凰涅槃。从“傻大黑粗”到“绿色低碳”,改变的不仅是能源结构,更是发展理念和城市气质。
一个甲醇加注站,是沈阳绿色振兴之路上的一个小小路标,但它清晰地指向了未来。新的赛道已经铺开,新的答卷正等着这座城市和她的人民共同书写。
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
记者 于海 摄影 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