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03 17:57 点击次数:110
在今年美国标普 500 指数成分股公司的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关税” 一词被提及 397 次,而 “不确定性” 和 “波动性” 也各被提及数百次,这并不令人意外。
自 4 月 2 日以来,关税持续占据新闻头条,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困扰,零售业、跨境电商行业受到的冲击则更为直接且剧烈。
2025 年下半年,行业从业者依然需要适应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通过观察沃尔玛、塔吉特等零售巨头的应对策略,我们或许能获得一些启发。
文末还将附上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NRF)最新发布的 2025 美国零售企业 100 强榜单,供大家了解这些企业 2024 年的营收情况。
01.
调整定价策略
亚马逊低值商品涨幅领跑
大型零售商正在调整畅销商品的定价策略。
虽然亚马逊曾于今年 4 月表示会维持价格不变,但《华尔街日报》联合电商数据公司 Traject Data 开展的价格分析显示,该平台已对 1200 款低价家居商品提价,而竞争对手沃尔玛同款商品降价近 2%。
但亚马逊在一份声明中指出,《华尔街日报》监测的产品并不能代表公司整体价格水平。“我们未发现平台所售商品的平均价格出现显著波动......我们致力于提供低价,而非相对百分比波动,这才是为客户带来的最大价值。”
1 月 20 日-7 月 1 日,各公司网站上所列商品的平均价格变化情况,左图为低价商品,右图为高价商品。注:低价商品指各零售商网站上按价格排序后,价格处于后 50% 的商品;高价商品指价格处于前 50% 的商品。/图片来源:《华尔街日报》
另一家数据分析公司 DataWeave 追踪了 1400 种中国制造且在亚马逊销售的产品,发现这些商品的价格自今年 5 月起上涨速度加快。2025 年 1 月至 6 月中旬,追踪商品的中位价格上涨了 2.6%,超过了 5 月美国核心商品通胀率,家居用品和电子产品等品类涨幅明显。
2024 年第四季度,亚马逊第三方卖家的商品销量占比达到 62%,创下历史新高。现如今,平台上的卖家将面临艰难的平衡:将更高关税转嫁给消费者可能会流失客户,而自行承担成本则会挤压本就微薄的利润率。企业不仅要兼顾当下,也要对冲长期利润率下滑的风险。
02.
2025年下半年
头部零售商如何应对
应对关税变化,沃尔玛、塔吉特、百思买、梅西百货和 TJX 等零售商分别提出各自的计划,对于从业者或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①沃尔玛:坚守低价策略,保持供应链灵活性
作为美国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Walmart)有约 60% 的进口商品来自中国,首席执行官道格・麦克米伦表示:“我们应对关税已有多年,会继续做好管理…… 未来情况难以预测,但我们能妥善应对。我们的宗旨是帮人们省钱,这也将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为抵消成本压力,沃尔玛多年来一直在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并决定从美国本土采购更多产品。同时,其与供应商展开激烈谈判。有数据显示,每一轮关税上调后,沃尔玛都会要求中国制造商降价最高 10%。
麦克米伦在 4 月的投资者会议上表示,沃尔玛正强化其 “每日低价” 策略,并聚焦内部效率提升。“我们已学会在动荡时期经营…… 会努力将价格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 他强调在不确定性中要严格管控库存和开支。
②塔吉特:加速供应链转型,掌控可控因素
塔吉特(Target)约一半的商品为美国本土制造,其首席商务官布莱恩・康奈尔指出:“塔吉特自有品牌产品从中国的采购比例已从 2017 年的约 60% 降至目前的 30%。”并计划在 2026 年降至 25% 以下。
该公司承认短期内部分进口商品价格将上涨,比如从墨西哥进口的农产品。康奈尔表示:“谈到关税及其影响,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对消费者的冲击…… 确保提供期望的可负担性和价值。”
为保护利润率和消费者利益,塔吉特正调整运营策略,如缩短供应周期,并预留额外预算以应对关税波动。换言之,塔吉特希望通过掌控可控因素(成本、采购、定价策略),同时对冲无法预测的风险(如消费者支出变化)。塔吉特向投资者保证,数十年的采购经验使其有信心度过这场风暴。
③百思买:在现实与韧性间寻求平衡
知名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Best Buy)的业务与全球消费电子供应链紧密相关。首席执行官科里・巴里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指出:“中国和墨西哥仍是我们销售产品的第一和第二大来源地。”公司强调国际贸易对电子行业 “至关重要”,暗示从亚洲采购的替代方案有限,直言不讳地表示需要做好涨价准备。
高关税带来的成本上涨将传导至整个供应链。因此,百思买的策略核心是在可控的范围内减轻影响,并保持沟通和信息透明,与供应商密切合作管理定价。但公司也表示: “消费者将在家电、电视和电子设备等品类感受到关税的主要冲击。”
从其首席执行官的表态可以看出,百思买在现实与韧性间寻求平衡:承认利润和价格可能受影响,同时向投资者保证,将通过供应商关系和库存管理应对挑战。
④梅西百货:依托灵活供应链实时响应
与其他时尚零售商一样,梅西百货(Macy's)部分品类依赖中国制造商。首席财务官兼首席运营官阿德里安・米切尔表示,公司将通过灵活性和快速行动减轻关税冲击。“我们努力打造了灵活的供应链,能够缓解全球贸易潜在中断和关税活动的影响。”
由于商品赶在关税生效前已入库,公司一季度库存状况良好,业绩受影响较小。2025年,梅西百货将根据外在环境的变化实时调整策略。由于消费者对高端及奢侈品的溢价接受度较高,公司部分商品可能会上涨,而针对价格敏感的产品线,梅西百货将与供应商积极合作削减成本,或寻找替代方案。
“保持敏捷”是梅西百货向投资者传递的信息。凭借更强大的供应链网络及过往应对关税的经验,公司将密切监测消费者反应,调整价格策略、采购渠道和库存组合,以在进口成本上升的情况下维持价值定位。
⑤TJX:将关税转化为采购机遇
折扣零售巨头 TJX(旗下拥有 T.J. Maxx、Marshalls、HomeGoods 等品牌)处境特殊,其与 100 多个国家的 21,000 多家供应商合作采购过剩库存,而非直接从工厂订货。中国进口商品占其美国业务比例不足 10%。
TJX 将关税动荡视为抢占市场份额和获取低价货源的机会。首席执行官厄尼・赫尔曼表示,由于许多零售商取消订单或难以销售高价商品,“未来六个月货源会更充足,这将为我们的采购团队创造更多机遇。”他还强调,TJX 曾多次应对经济波动,“几年前通胀高企时我们成功挺了过来,这次也一样。”
简而言之,TJX 将采取进攻姿态,将关税视为采购机遇和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契机,保持库存精简和快速周转。
03.
多市场布局
俄罗斯等新兴市场成焦点
“不要等风暴来了才找避风港。”如果欧美市场是核心阵地,现如今,关注并布局东欧、拉美等新兴市场,已成为众多出海企业的必然选择。
毗邻中国的俄罗斯市场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机遇窗口。2024 年俄罗斯电商市场规模突破 9 万亿卢布,同比增长 41%,增速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数字背后,是西方品牌撤离留下的巨大市场空白与中国供应链的快速补位形成的完美契合。
近两年,俄罗斯电商平台加快了在中国的招商步调。Ozon 在深圳设立中国总部并推出新卖家扶持计划,Wildberries 通过设立多个中国分中心和 “星辰计划” 降低入驻门槛,Yandex Market 则在杭州布局服务中心并计划招募更多中国卖家。
作为中国品牌数字化出海服务商,领航数贸于 2013 年深耕俄罗斯市场,不仅是俄罗斯主流电商平台的头部卖家,也在持续将自身能力开放给更多合作伙伴,成功帮助小米、TCL、华为、创维、海信等 150 多家国内一线品牌出海。
俄罗斯市场准入门槛高,领航数贸作为 Yandex Market、Wildberries官方授权的招商合作伙伴,金牌运营团队为有意向开店的企业提供全案代运营服务,帮助企业快速完成店铺冷启动,实现“从 1 到 10 ”的规模化增长。详见《每3个新卖家就有1个来自中国,俄罗斯电商红利新手如何抢占?》
市场布局就像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机会的天平永远会向那些先行动的人倾斜。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由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NRF)发布的《2025 年美国零售百强榜》,该榜单依据 2024 年企业在美国的销售额进行排名。沃尔玛毫无悬念蝉联榜首,2024 年美国零售额达 5687 亿美元(增长 7%),全球零售额 6755.8 亿美元,美国门店数量达 5315 家。亚马逊以 2736.6 亿美元位居第二。
《2025 年美国零售百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