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18 14:11 点击次数:188
最近,我们后台收到了大量车商朋友的私信咨询——俄罗斯报废税新规正式生效后,二手车出口生意还能不能做?会不会直接陷入“无利可图”的困境?今天,我们就结合新规细节、市场变化和实操方案,为大家做一次全面拆解,建议所有关注俄罗斯市场的车商朋友点赞收藏,避免错过关键信息。
首先,我们得把这次俄罗斯报废税新规的核心影响讲透。此次新规并非简单调整税率,而是在原有税费基础上加征了50%的附加税,且计税逻辑直接与车辆的“进出口差价”挂钩。我们用一个直观的例子来算笔账:如果在国内以10万元的成本收购一辆二手车,运到俄罗斯后计划以13万元的价格销售,那么这中间3万元的利润差额,就需要额外缴纳50%的附加税,也就是1.5万元。这意味着什么?原本3万元的利润,瞬间被压缩了一半,对于利润空间本就有限的中低端燃油车来说,几乎是“致命打击”。
从市场实际影响来看,低价燃油车的出口难度已骤增。过去,10万-15万元区间的燃油车凭借性价比,在俄罗斯市场占据不小份额,但新规落地后,要么压缩自身利润(甚至可能亏损),要么提高终端售价(失去竞争力),两难之下,不少车商不得不暂时停掉这类车型的出口计划。
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二手车出口市场彻底没戏”。如果确实有资源、有渠道,必须继续深耕这个市场,我们梳理出两种更具可行性的应对思路:
第一种,转向高价值新能源车型。新能源汽车是当前俄罗斯市场的“新风口”——一方面,当地对新能源车型的补贴政策仍在延续,消费者接受度逐步提升;另一方面,高价值车型(比如20万以上的纯电SUV、轿车)的利润空间更大,足以覆盖50%的附加税。举个例子:若一辆新能源汽车国内成本25万元,俄罗斯终端售价35万元,差额10万元,附加税5万元,剩余利润仍有5万元(还未算上当地新能源补贴),相比低价燃油车,盈利稳定性更强。
第二种,布局俄罗斯本土组装翻新。这是从“税费源头”降低成本的关键策略。根据俄罗斯相关政策,“进口散件+本土组装”的车型,进口税税率会大幅低于“整车进口”;而如果能进一步做“本土翻新”(比如对部分零部件进行本地化采购、升级),还能享受额外的税收优惠。虽然前期需要投入资金建立组装厂或合作工厂,但长期来看,不仅能规避高额附加税,还能更快响应当地市场需求(比如根据消费者偏好调整配置),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车出海有话说
最后总结一下:俄罗斯报废税新规确实提高了二手车出口的“门槛”,但并非“封死了出路”。核心在于从过去“低价走量”的思路,转向“高价值+本地化”的新模式。
如果您目前正为出口俄罗斯的税费计算、车型选择、本土合作等问题烦恼,或者想了解更多俄罗斯市场的最新政策细则,欢迎关注我们“车出海“平台。我们会持续更新各国二手车出口政策解读、市场需求分析、实操案例分享,也会为平台用户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帮您在海外市场少走弯路、抓住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