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不足24小时,央视三次提及陈梦,传递三大信号,乒坛风向已转变

发布日期:2025-11-24 15:14    点击次数:84

她两次登上奥运的最高领奖台,可偏偏在获胜瞬间遭到嘘声,退场时又被骂得体无完肤。

现今31岁的陈梦在全运会赛场上气势昂扬,一场被人看做“陪跑”的比赛中,她反败为胜,成功逆转夺冠。

央视不到一天时间里三次提起她的名字,这回,她不再是网络攻击的目标,而被重新看作是值得学习的楷模。

这三次提及她的名字,其实暗藏着三个明确方向、分量十足的信号,也暗示乒坛的舆论走向,正在悄然转变。

1

11月13号,全运会女单八强赛上,陈梦遇上了年轻的后起之秀蒯曼,一开场就以02落后。

不少现场的观众开始摇头叹气,网络上也有人纷纷发声说:“梦梦似乎撑不住了。”

从第三局开始,局势就不一样了。休息调整完毕后,陈梦像变了个人似似的,每次出场都打得稳扎稳打、果断利索。

她接连赢下四局,最终以42逆转成功,顺利挺进半决赛。

比赛结束后,她没大声喊出什么,只是平静地说:“当时02的时候,我也没想太多,能多得一分就是一分。”

多年未见的赛后采访中,她声音很平静,眼神里却透露着坚决。

这不是刚走出校门的洋洋得意,而是历经风雨后的沉着冷静与淡泊自若。

陈梦的情绪影响了不少人,也感动了曾在比赛与生活中屡次起伏的邓亚萍。

在一次访谈里,邓亚萍跟她说:“要是还能打球,就尽情享受那种感觉。”

一句平淡的话,没有发自内心的激动,也没有浓烈的情感,却是前辈最细腻的体谅。

对陈梦而言,这句“享受过程”意味着她终于不用再为了证明自己而不停追赶了。

这次全运会,更像是她和乒乓球重新搭起桥梁的舞台。

她坦言自己怀念训练时那种身体的酸楚,这可不是吹牛,而是真心实意地热爱乒乓球。

2

到了2024年底,陈梦和樊振东都宣布退出WTT世界排名榜,这在中国乒乓球队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方法。

那会儿一些人也搞不明白情况,开始猜测,还带点调侃,说她“怕输”,或者“想退役可是不好意思说”。

声明写得就很明白——身体有伤,已经没法应付WTT那紧凑的比赛安排了。

根据WTT的规定,前十名的选手每年都得打至少12场比赛,少一场就得缴几千美元的罚款,而且积分会直接归零。

没有例外,没有什么宽松的空间,甚至怀孕了都得提供详细的证明,才能争取减免。

这样的规矩,对于身体早已超负荷的老将来说,基本就算是在变相强制退出了比赛。

到2024年,陈梦的腰伤再次发作,一年之内被罚了1.5万美元,想要申请豁免,却被告知:作为顶尖选手,这都是应当知道的事。

面对这样的体系,她没有选择去喊冤,而是选择悄然退出。

陈梦并不是为了躲避,而是通过行动表达对这个“用身体换积分”这种玩法的抗议。

其实让陈梦受挫的,并不完全是规则本身,而是来自四面八方的舆论压力。

在社交媒体上,谣言满天飞,有人拿她和教练马琳的配合胡说八道,造谣生事;也有人借着她和孙颖莎的比拼,渲染出“争风头”以及“争锋相对”的内斗场面,把话题炒得热火朝天。

有人因为她是黄晓明的表妹、任嘉伦的发小,就胡乱猜测她靠关系争资源,还有人信口开河,说她“花钱买冠军”,这都纯属无端臆测。

这些说法毫无根据,可偏偏传得那么快。

“被造谣得最离谱的奥运冠军”,这可不是调侃,而是真实发生在陈梦身上的事情。

巴黎奥运会拿到金牌之后,她的感谢信里完全没有写任何人的名字,生怕又被人盯着不放。

节目录请她发言,她也多次推辞,纯粹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被传开。

这九个月里,她一直没有当面回复过,只是默默地专注于自己的事情。

唯一一次主动表态,是在一档综艺节目里,有人问她是否后悔退出排名,她就说:“有舍才有得,打就得从零开始。”

不是喊口号,而是她甘愿为了这个,承受所有的误会和压力,从头再来。

陈梦也有软弱的时候,巴黎奥运会拿冠军后,她没有开心地庆祝,而是低着头悄悄离开了现场。

因为她心里明白,不管输赢,总有人盯着她,准备把她拉下马。

尽管如此,她依旧回来了。她坦言:“我愿意为那些喜欢我的人,再努力一把。”

这话没多炫酷,但确实挺动人。

3

央视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连续三次提到陈梦,这可不是碰巧的事。

之前各路官方媒体陆续提到陈梦,这事儿已经说得挺明白了。而央视连续三次点名,倒是传递出了三个特别清楚的信号。

第一呢,主要是为了应对体育圈内“粉丝文化”泛滥的问题。

这些年啊,从孙颖莎、王楚钦到樊振东,运动员们在公众面前被塑造成偶像剧里的角色也愈发频繁。

其实,这些都不是运动员主动创造的,大多都是从饭圈文化那边搬过来的东西。

因为一句“我的时代到来了”,陈梦被骂了整整三年。

这次比赛,她说自己只想全心投入,强调的是:体育的核心不是塑造人设,而是真正的比赛与对抗。

把舆论焦点转回赛场,这可说是一个特别关键的方向。

还有呢,就是引导观众们要理性、文明地来看比赛。

在巴黎奥运会现场,陈梦每拿一分都会受到嘘声,甚至有人现场对她比了个中指。

这可不是什么个别现象。

这些年,只要有人气更旺的选手赢了,基本都被一些激动情绪的舆论推到风口浪尖上去了。

央视在报道里有意减少“谁和谁的对抗”这一块儿,反而更侧重于展现运动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这就是态度——比赛输赢没关系,大家的心要和谐。

我希望大家能够明白这一点。

第三个点,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支持运动员,同时也要坚决抵制网络暴力。

不少运动员因为长时间受到恶意点评,索性把社交账号都关了。

陈梦和樊振东,真是典型的例子。

并不是他们不敢正面迎战,而是不想再被那些毫无根据的指责牵着走。

巴黎奥运会结束后,陈梦保持谦逊的态度,没有热烈庆祝,也几乎没有接受任何赛后采访。

不是不在意,只是觉得累。

运动员可不是钢铁做的,难免也有情绪,也会觉得累。

他们拼尽全力在赛场上奋战,获得的可不仅仅是掌声,还应当有最起码的尊重。

说赢了才配受到喜欢,失败了就该挨骂,这种想法完全偏离了真正的竞技精神。

一旦央视出来表明这个立场,就相当于是给运动员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不再让这种恶意扩散下去,而是有平台、有声音,为他们发出一声公平的呼吁。

结语

央视三次点名,不只是对陈梦的肯定,也是在为整个体育环境的乱象进行一次澄清整理。

不再让流量来决定价值,也不让谣言左右舆情。

这回,陈梦不光拿下一场比赛,还重新找回了应有的尊严。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