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26 20:16 点击次数:113
北京时间8月22日凌晨,苹果突然官宣两项服务全球涨价:Apple TV+月费暴涨30%,从9.99美元直接跳到12.99美元(约93元人民币);App Store税率在六国同步调整,巴西、越南等地开发者成本飙升。
这是苹果短短三年内第三次对Apple TV+涨价,累计涨幅高达160%,而税率调整更是让菲律宾、越南的应用价格面临上涨压力。
更关键的是,这次涨价毫无预警,新用户当场生效,老用户续费时自动升级。
苹果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但用户和开发者的钱包却瑟瑟发抖。
Apple TV+月费三连跳,用户直呼“喝不起豆浆”
Apple TV+这次涨价来得又快又猛。
从8月22日开始,按月订阅的用户每月得多掏3美元(约21元人民币)。
有网友吐槽:“昨天一杯豆浆2块,今天变2块6,苹果涨价比早点摊还狠! ”
细数Apple TV+的涨价史,简直是一部“温水煮青蛙”连续剧:2019年刚推出时才4.99美元/月,2022年涨到6.99美元(涨40%),2023年跳到9.99美元(再涨42.9%),如今又涨30%。
四年三次涨价,累计涨幅160%,比Netflix还凶。
唯一的好消息是年费用户逃过一劫,99美元年费不变,Apple One套餐也没动。
但按月付费的用户成了“重点照顾对象”,毕竟他们占订阅人群的七成以上。
苹果对此的解释很直白:“我们砸钱做了几百部原创剧和几千小时无广告内容,成本实在扛不住了。”
比如9月要上线的《早间新闻》第四季,单集制作成本超1500万美元,烧钱速度堪比印钞机。
六国税率洗牌:巴西、越南开发者“多交钱”,加拿大反而省了
同一时间,苹果对全球六个国家的App Store税率动了刀子:
巴西:新增3.5%金融操作税,开发者卖应用得额外割肉;
越南:境外公司增值税从5%翻倍到10%,本地开发者还得填一堆新表格;
菲律宾:首次对境外开发者收12%增值税,应用涨价没跑;
爱沙尼亚和罗马尼亚:增值税各涨2%,连电子书和新闻都不给优惠税率了;
唯独加拿大:取消数字服务税,开发者成本不升反降。
这些调整9月8日正式生效。
苹果提醒开发者登录后台查新价格,但强调“自动续订的订阅不受影响”。
越南开发者论坛已经哀嚎一片:“税涨了,流程还变复杂,小团队更难活了! ”而加拿大开发者喜提“苹果发红包”,堪称全球独一份待遇。
供应链成本炸裂,苹果涨价早有伏笔
苹果这波涨价看似突然,实则早有苗头。
2025年4月美国关税政策重锤供应链,一部iPhone 16的零部件成本因关税暴增43%,相当于每台手机多花343美元。
苹果虽没立刻对手机涨价,但服务业务成了“回血工具”。
Apple TV+就是典型例子,它年亏损超10亿美元,用户量仍落后Netflix。
为了填坑,苹果只能靠原创内容拉口碑:布拉德·皮特的F1赛车电影全球票房破6亿美元,悬疑剧《人生切割术》狂揽81项艾美奖提名。
但高质量内容意味着烧钱无底洞,涨价成了唯一出路。
用户反应两极:有人转投安卓,有人狂囤二手iPhone
涨价直接引爆用户“分层”。
海外论坛上,不少Apple TV+用户晒出退订截图:“13美元看一部《早间新闻》? Netflix全家桶才15美元! ”调研显示,只要服务费涨超20%,三成用户立马换平台。
更严峻的是iPhone潜在涨价阴影。
分析师透露iPhone 17 Pro将标配256GB存储,价格再创新高。
这触发了连锁反应:
美国二手iPhone 15价格逆势涨20%,华强北翻新机订单激增;
加拿大用户通过代购美国版iPhone,硬省18%关税;
超60%消费者放话:若iPhone涨价超10%,立刻转投华为、小米。
连百思买都因iPhone销量暴跌35%,计划关120家门店。
苹果的“奢侈品化”战略,正把普通用户越推越远。
中国用户“隔岸观火”,但别高兴太早
国内用户暂时逃过一劫,Apple TV+压根没进中国,App Store税率调整也不涉及内地。
但苹果的“涨价组合拳”远未结束。
供应链成本压力下,iPhone 17 Pro涨价几乎成定局。
苹果中国官网虽未官宣,但已通过“隐形涨价”试水:以旧换新折扣从30%缩水到15%,运营商免息分期悄悄取消。
有黄牛调侃:“现在囤iPhone 16,明年能当理财产品卖! ”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