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24 03:46 点击次数:58
2025年8月21日,俄乌冲突的“和谈烟雾弹”被特朗普一句“普京可能根本不想签协议”戳破。 同一天,顿巴斯前线的乌军正紧急撤离多布罗皮利亚,这座被俄军两路夹击的矿业重镇,俄军两支部队各推进15公里后已兵临城下,居民拖着行李箱在炮火中排队,街道上还能听到坦克履带的轰鸣声。 一边是政客们在镜头前谈“和平”,一边是战壕里的士兵在数炮弹壳,这场打了三年的冲突,似乎正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诉所有人:战场上的枪炮声,比谈判桌上的承诺更管用。2025年8月19日晚,福克斯新闻的直播间里,特朗普捏着咖啡杯说了句让白宫紧张的话:“普京可能厌倦了冲突,但他可能不想达成协议。 ”这不是他第一次对俄乌和谈泼冷水。 今年7月在海湖庄园,他就暗示“乌克兰得自己扛住”;这次更直接,对着镜头扔出两个关键数据,顿巴斯79%的土地已被俄军控制,美国不会派一兵一卒去乌克兰。
特朗普的“大实话”背后,是美方对局势的焦虑。 8月15日,美国众议院以217票反对、215票支持的结果,推迟了614亿美元援乌法案的表决。 共和党议员公开说:“纳税人的钱不能打水漂。 ”而特朗普的表态,正好戳中了美国内部的矛盾:一方面想“削弱俄罗斯”,另一方面又不想为乌克兰“无限买单”。他在采访里特意提到“79%的土地”,这不是随便说的,是俄军从2022年2月冲突爆发以来,一步步啃下来的实际控制区。
顿巴斯的战场,正用炮火给特朗普的话做注脚。 8月13日,法新社记者蹲守在多布罗皮利亚郊外,亲眼看见俄军两支机械化部队从南北两个方向推进。 一支从西北方的阿夫迪夫卡方向过来,另一支从东北方的沃尔诺瓦哈方向包抄,两路部队像张开的钳子,把乌军的防线撕开了一道20公里宽的口子。 乌军第110机械化旅的士兵伊万在电话里说:“我们的反坦克导弹打光了,现在只能用机枪扫坦克履带,但人家根本不停,直接碾过去。 ”
多布罗皮利亚的居民玛莎更绝望。她8月17日在社交媒体发视频,画面里是她家超市的货架,除了半袋盐和几瓶水,什么都没有。 “昨天俄军的炮弹炸了粮仓,今天早上士兵来敲门,让我们两小时内撤离。 ”她指着远处的烟柱说,“你看,那是我们医院的楼顶,已经被打了三发炮弹。 ”更糟糕的是科斯蒂安特尼夫卡,顿涅茨克最后一座完全由乌军控制的大城市,现在被俄军切断了三条主要补给线,只剩哈尔科夫方向的一条乡村公路还能勉强通车。
8月18日,德国《图片报》的军事评论员朱利安・雷普克在直播里摊了摊手:“乌军现在的情况,比我去年预期的还糟。 ”他调出一张卫星地图,指着顿涅茨克南部说:“俄军已经控制了这里的所有高地,他们的迫击炮能覆盖乌军所有前沿阵地。 更麻烦的是,乌军的预备队要从第聂伯河东岸调过来,至少需要72小时,而俄军的推进速度,每小时能推进1到2公里。 ”
乌克兰总参谋部8月20日发布的战报,用词比以往更谨慎。西尔斯基司令在简报会上说:“我们正在积极调整防御部署。 ”但镜头扫过他身后的地图,原本标注“乌军控制”的区域,已经有超过40%被标成了灰色。 最惨烈的是恰索夫亚尔,这座被乌军守了500多天的“顿巴斯门户”,终于在8月19日被俄军“南方”集群拿下。 俄国防部公布的战报里,有组让乌方沉默的数据:第98近卫空降师用了12天,推进了22公里,摧毁乌军4200座建筑里的所有防御工事,乌军伤亡超过7500人,被击毁的坦克、装甲车和大炮加起来,能装备一个加强旅。
当俄军在前线猛攻时,欧盟的制裁大棒又举起来了。8月2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斯特拉斯堡宣布:“我们将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重点打击其能源、金融和军工领域。 ”但具体措施还没公布,欧洲的加油站已经先慌了。 德国汉堡的加油站老板克劳斯说:“上周柴油价格涨了5毛钱,今天又涨了3毛,顾客都在问,是不是又要制裁俄石油了? ”
欧盟的制裁从来不是“新鲜事”。 从2022年2月到现在,欧盟已经对俄实施了12轮制裁,涉及1万多家企业和个人。 但效果呢? 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量虽然减少了,但通过印度、中国等国的转口贸易,收入反而比冲突前涨了18%。反倒是欧盟自己,2022年天然气的均价从每兆瓦时30欧元暴涨到300欧元,2023年德国的工业产值因为能源成本高企下降了4.5%,2025年第二季度的通胀率又回升到了6.8%。
德国《明镜》周刊8月19日做了一份民调,58%的受访者反对“无限制制裁俄罗斯”,其中35%的人说:“我们应该先管好自己的经济。 ”柏林的退休教师汉娜说:“我孙子要上学,丈夫要治病,可超市里的面包越来越贵,我们为什么要为一个打了几年的战争买单? ”更尴尬的是,欧盟内部出现了分歧。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8月20日公开表示:“新一轮制裁不会得到匈牙利的支持,因为这只会伤害我们的农民和企业。 ”
现在回到最关键的问题:这场冲突到底什么时候能结束?特朗普说“普京可能不想签协议”,俄军在前线用炮火扩大控制区,欧盟在制裁问题上左右为难,但这些都只是表象。 真正决定冲突走向的,是顿巴斯前线的每一寸土地。 多布罗皮利亚的乌军能不能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科斯蒂安特尼夫卡的补给线还能坚持多久? 哈尔科夫方向的运输通道会不会被俄军切断? 这些问题,每天都在影响着战场的态势。
8月21日下午,顿巴斯的天空飘起了小雨。 多布罗皮利亚的撤离点,玛莎抱着孩子坐在大巴车上,望着远处还在冒烟的村庄,轻声说:“我只希望战争能早点结束,让孩子能回学校读书。 ”而在1000公里外的华盛顿,特朗普的竞选团队正在准备下一场集会,他的竞选口号里依然写着:“让美国再次伟大。 ”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里,官员们还在为制裁清单的最后一条争论不休,这场打了三年的冲突,似乎还没找到“结束”的按钮。
#热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