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08 20:39 点击次数:113
7月31日,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火力全开,用英文怒怼特朗普的停火通牒:“俄罗斯不是以色列或伊朗,别拿最后通牒吓唬我们! ”他还搬出苏联的“死亡之手”核反击系统,暗示俄方不惧对抗。
可这次他踢到了铁板。 特朗普当天直接点名回骂:“告诉那个失败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他正把世界推向非常危险的境地! ”
8月1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已下令两艘核潜艇开赴俄罗斯周边“适当区域”。 虽然没公布具体位置,但美媒透露,这是两艘携带20枚“三叉戟”核导弹的俄亥俄级潜艇,每枚导弹能装8个核弹头,威慑力堪比古巴导弹危机级别。 消息一出,全球哗然——这是60多年来美国首次对俄公开核威慑!
俄罗斯的反应却出人意料。整整三天,克里姆林宫一片沉默。 普京没露面,官方没表态,连最爱放狠话的梅德韦杰夫也彻底“断更”:他最后一条社媒停在7月31日,此后账号像被冻结一样,再没更新一个字。
直到8月4日,普京的发言人佩斯科夫才打破沉默:“我们不想卷入核言论争论,但所有人都该谨慎对待这些话。 ”他轻描淡写补了句:“美军潜艇一直在执行任务,不算新鲜事。 ”
俄方这次明显软了。 要知道,就在半个月前,佩斯科夫还嘲讽特朗普对俄制裁是“政治表演”。 而梅德韦杰夫过去三年堪称“怼美狂魔”,动不动喊“核平华盛顿”,欧盟甚至嘲讽他“需要精神病诊断”。 但这次特朗普动真格后,梅德韦杰夫直接“社媒蒸发”,俄官方也仅呼吁“谨慎”,连一句反击都没有。
转折背后是俄方的战略权衡。 当前俄军在乌东战场占据优势,正全力推进夏季攻势。 若因梅德韦杰夫的口嗨引发美俄直接冲突,可能打乱普京的战场节奏。
俄乌谈判还需美国施压乌克兰让步。 7月底,俄外长拉夫罗夫刚与美国务卿鲁比奥密谈,双方甚至讨论了俄方提出的和平“新想法”。 此刻激怒特朗普,等于自断外交后路。
梅德韦杰夫的沉默也被视为“认栽”。 知情人士分析,他此前狂言本是为刷“强硬派”人设,没想到特朗普借题发挥,把嘴炮升级成核潜艇对峙。
普京对特朗普的态度早已转向务实。 7月特朗普威胁对俄征收100%关税时,普京只淡淡回应:“他意识到乌克兰问题比想象中更难。 ”梅德韦杰夫却还在加戏,差点坏了普京的盘算。
特朗普的操作同样充满算计。 他正深陷“爱泼斯坦案”丑闻,急需转移视线。 恰逢梅德韦杰夫撞上枪口,特朗普立刻抓住机会:一边高调派核潜艇“秀肌肉”,一边炒作“俄罗斯核威胁”。 美媒直言这就是场“政治表演”——美军潜艇本就长期战备,所谓“新部署”只是旧任务被拿来造势。
这场危机最终定格在微妙的平衡点上:俄方冷处理保全大局,梅德韦杰夫闭嘴避免引火烧身,而特朗普用最少的成本赚足了头条。 唯一不变的,是大国博弈中那句铁律——在核威慑面前,话越多的人往往输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