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1-23 07:58 点击次数:127
好家伙,接近五个亿的真金白银,咣当一声,就这么砸进了四川巴中那个叫南江的地儿。
省里头的大佬们笔头一动,可行性研究报告盖了红章,这事儿,就算在石头上刻了字。
两年之后,咱们就能瞅见飞机在那个叫阳八台的山旮旯里,跟老鹰抢地盘了。
每次听到这种大手笔,我脑子里都自动分屏。
左边是彩旗招展,领导剪彩,一派“明天会更好”的喜庆;右边呢,是一群会计小哥,扶着厚厚的眼镜片,对着一堆天文数字的账单,头发一根接一根地往下掉。
这从天而降的五个亿,对南江来说,到底是包着糖衣的炮弹,还是能下金蛋的母鸡?
先别急着唱赞歌。
咱们这些年,见过的“奇迹”还少吗?
想当年,那股“要致富,先修路”的狂风,刮遍了西部大地。
多少高速公路穿山越岭,多少高铁站拔地而起。
确实,路通财通,这是硬道理。
但咱也得摸着良心说,是不是也有一些机场修好了,一年飞不了几趟客机,倒是成了鸟儿开派对的绝佳场所?
有些旅游小镇,PPT做得比A股的K线图还漂亮,号称要打造成“东方小瑞士”,结果呢?
现在就靠几个网红滤镜吊着一口仙气。
历史的剧本总是惊人地相似。
回头看南江这个机场,蓝图画得那叫一个讲究。
A1级通用机场,一千二的跑道,小是小了点,但螺旋桨小飞机在上头撒个欢儿足够了。
说是以后能搞“低空旅游”,坐着飞机看光雾山的红叶,想想都觉得带劲。
万一林子里冒了烟,或者有驴友被困,飞机“嗖”地一下就过去了,简直是神兵天降。
这故事,听着就让人想掏钱。
可我这人,就爱琢磨点煞风景的事。
成年人的世界里,早就没有圣诞老人了,天上掉下来的“大饼”,你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牙口。
这个“低空旅游”,听着时髦,可兜里的钱答应吗?
坐一趟小飞机,在上空盘旋个半小时,这消费,够一家人吃好几顿火锅了吧?
能有多少游客愿意为这份“上帝视角”买单,把一个机场的日常开销给撑起来?
这笔账,得细算。
再说了,现在高铁这么方便,从成都到巴中也就一眨眼的功夫,有多少人会选择票价不菲、还得来回折腾的“空中蹦蹦车”?
这事儿最妙的地方,还不是机场本身,而是藏在批复文件里的一句话,叫“以工代赈”。
这四个字,简直是神来之笔。
翻译过来就是,修机场的活儿,得优先让当地贫困户来干,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
你看,这一下子,这个项目的性质就变了。
它不仅仅是个经济账,更是一笔民生账,一笔扶贫账。
哪怕以后机场真的飞不起来,每年得往里贴钱,至少在建设这两年里,它给当地老百姓的口袋里实实在在地塞了钱。
这棋下得,高!
所以,这背后是一盘大棋。
四川的野心,是要在2035年前,让全省的天空,布满80个这样的通用机场,织成一张密密麻麻的航空网。
南江这颗子,可能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自己活,而是为了激活川东北这一大片棋盘。
下棋嘛,有时候为了全局,舍个“车”保个“帅”,是常规操作。
最终,阳八台村上空飞起来的,究竟是承载着南江人民致富梦想的翅膀,还是一个背负着沉重债务的漂亮空壳?
这出戏才刚刚拉开帷幕,结局谁也说不准。
各位老铁,这事儿你们怎么唠?
这近五个亿砸下去,你觉得是“起飞了”,还是“飞偏了”?
评论区里喷两句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