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52年,陈明仁出任军长后遭排挤,有职无权,毛主席:马上换政委

发布日期:2025-10-09 19:26    点击次数:65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沧海阅铭

编辑 | 沧海阅铭

“文内所有信息皆出自权威媒体

1949 年 9 月的北平,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间隙,将军们扎堆合影,唯独陈明仁孤零零站在角落。

平时不爱拍照的毛主席主动走过去:“明仁同志,咱们俩拍张照。” 快门按下,这张跨越阵营的合影,不仅打破了旁人对他的疏远,更藏着他跌宕的人生故事。

此时他刚率部在长沙起义,让湖南免遭战火,毛主席的主动,是对他 “弃暗投明” 最直接的认可。

1903 年,陈明仁出生在湖南醴陵的农民家,和毛主席算是湖南老乡。

家里条件稍好,供他读到长沙兑泽中学,毕业后他回村当教书先生,安稳日子没过几年,21 岁时心里起了波澜。

那会儿国内兵荒马乱,百姓受苦,他总觉得教书救不了国,听说广州要办讲武堂,不顾父母 “当兵玩命” 的反对,偷偷揣着行李就南下了。

到广州后,陈明仁考上讲武堂,没多久讲武堂并入黄埔军校,他成了黄埔一期学员。在同期生里,他不算最显眼的,但湖南人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很突出。

毕业后参加北伐,广东东莞战斗里,他第一个冲进城,升了连长;惠州战役更猛,敌人城墙坚固,他带十几个敢死队员爬城突破,这一幕被蒋介石看在眼里,庆功会上当场升他为营长,还夸他是 “黄埔一期的旗帜”。

可谁能想到,这位蒋介石眼里的 “红人”,后来会脱离国民党?更没人预料,即便加入人民阵营,他还会遭遇排挤,当上军长却有职无权。

毛主席当年主动合影,是看出了他的能力与诚意,但这份诚意,能抵得过后来的困境吗?

全面抗战打响后,陈明仁的军事本事彻底显出来,九江保卫战时,他带的是保安团改编的杂牌军,装备差、没经验,旁人都觉得这仗打不赢。

可他天天跟士兵同吃同住,练战术、讲士气,战斗时死守阵地,硬是把日军挡在城外,杂牌军打出了正规军的威风。

真正让他扬名中外的是 1944 年的回龙山战役。当时中国远征军攻不下日军把守的回龙山,陈明仁率 71 军支援,当场立军令状:“三天拿下回龙山!”

他没硬冲,先摸透日军火力,再集中兵力攻薄弱点,第二天就占领主峰,一起参战的美军将领都竖大拇指:“陈明仁是杰出的中国将军!”

可抗战胜利后,陈明仁的日子不好过了,解放战争时,他在东北四平战役里,用不足两万兵力挡住林彪 7 个师,逼得林彪撤退,毛主席后来还说 “林彪打仗不如你”。

可立了大功的他,却被人举报 “用面粉当工事、拆百姓房子”,蒋介石明知是诬告,还是把他调回南京当闲职,看着国民党内部的勾心斗角,陈明仁彻底寒心。

弟弟劝他跟共产党走,他起初犹豫 —— 毕竟跟解放军打过仗,直到四野的人找他谈,说 “既往不咎,还让你带兵”,他才下了决心。

1949 年 8 月 4 日,他和程潜在长沙起义,湖南和平解放,毛主席专门发电报夸他 “义声昭著,全国欢迎”,还请他去北平开会、家里设宴招待。

陈明仁以为选对了路,可新中国成立后,当上军长的他,却遇到了更窝心的事 —— 战友因他的过去排挤他,军长成了 “摆设”,毛主席当初那么信任他,这会儿会不管吗?

新中国成立后,陈明仁主动去广西剿匪。当时广西深山里全是白崇禧的残余势力和土匪,搅得百姓不安生。

他带第 21 兵团扎进山里,穿便服摸敌情,跟士兵吃粗茶淡饭,两年剿灭十几万土匪,南疆终于稳定。

他以为能好好带兵了,可 1952 年部队整编,他任第 55 军军长后,麻烦来了,军里不少干部知道他曾是国民党将领,心里有隔阂。

党委会开了一次又一次,从没通知他;营级干部调整,名单定了他才从别人嘴里听说;抗美援朝打得正热,他主动请战去朝鲜,也被敷衍拒绝。

陈明仁成了 “说话没人听” 的军长,整天闷在办公室,话都少了,这事不知怎么传到毛主席耳朵里,毛主席当即发火:“陈明仁是有功之臣,咱们党要团结爱国力量,不能让他受冷落!”

很快就指示中南军区换政委,还特意点了王振乾 —— 这位 1936 年入党的老革命,做过统战工作,策反过国民党将领,最会化解矛盾。

王振乾到任后,先找陈明仁谈心:“不让你去朝鲜是部队要守华南,跟你身份没关系。” 又在党委会上定规矩:“大事必须跟陈军长商量,开会必请他来。”

他还组织干部学统战政策,讲陈明仁抗战、剿匪的功劳,慢慢的,大家对陈明仁的态度变了,遇事主动找他,他也重新找回带兵的感觉。

当初那个 “摆设军长”,靠毛主席的暖心决策,终于能发挥本事了,而更大的荣誉还在后面等着他。

1955 年新中国第一次大授衔,陈明仁心里没底 —— 自己是起义将领,能有什么军衔?可名单公布时,他竟成了上将!

要知道,全军就 57 位上将,他还是其中仅有的三位原国民党起义将领之一,后来他才知道,毛主席审定名单时专门说:“陈明仁起义有功、能力强,该授上将。”

戴上军衔那天,他对着镜子发誓,绝不辜负这份信任,授衔后,陈明仁在第 55 军更拼了,华南沿海防务重,他天天去工地盯防御工事,跟士兵一起扛材料。

1958 年福建前线需要人,他主动请战,在阵地里跟士兵值守,制定作战方案,为东南海防出力,那几年,他心里没别的,就想把兵带好,守好国家的门。

年纪大了以后,陈明仁身体越来越差,1960 年主动申请辞职回湖南,毛主席特意嘱咐湖南省委:“好好照顾他,不能让有功之臣受委屈。”

回到湖南,他没闲着,经常去各地考察,给省委提建议,见了老部下就说:“不管啥时候,都要记得爱国,为百姓做事。”

1974 年,71 岁的陈明仁在医院去世,临终前拉着家人的手说:“我这辈子没遗憾,感谢党和毛主席…… 下辈子还想当军人,为国家打仗。”

这位从黄埔猛将到开国上将的传奇,终究把一生献给了国家,回头看陈明仁的故事,就能懂毛主席为什么对他特殊。

不是偏爱,是看重他的爱国心,是坚守 “爱国不分先后” 的道理,不管来自哪个阵营,只要为国家出力,就该被尊重。

陈明仁用一生证明,爱国从不是空话,是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是困境里的不放弃。

而他的故事,也成了 “团结一切爱国力量” 最生动的例子,至今还在告诉我们:心里装着家国,就永远不会被历史忘记。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