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18 08:34 点击次数:198
在如今这变幻莫测的国际局势当中,中美两国的战略角力可说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
这盘棋涉及经济、科技、军事等多个层面,尤其是在资源和核心产业供应链上的争夺,可以说是格外激烈。
在这盘大布局里,中国掌握的“杀手锏”正对整体局势起着关键作用。
咱们先聊聊那张众所周知的“底牌”——稀土。
稀土呢,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指的是那17种化学元素的总称,虽然名字里有“稀”字,实际上在大自然中并不缺少,只是想要提取出来挺不容易的。
它在智能手机、电动车、医疗器械,以及军事武器等高端技术领域里,都是不可或缺的东西。从我们每天用的手机芯片,到国防里的导弹制导系统、雷达装备、夜视仪器,都是离不开它的身影。
F-35战机、F-15EX战斗机的制造线上,都离不开钕、镝这些稀土里的17种元素,成为现代工业体系里不可或缺的核心原料。
在稀土行业里,中国可说是稳稳地站在了领头羊的位置。
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的稀土资源产量占全球的61%,更重要的是,全球92%的精炼稀土都来自中国。
美国地质调查局报告里提到,从2020到2023年,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都得靠中国进口。
而且,现在美国根本没法把重稀土分出来,这玩意儿可是国防工业的命根子呀。
雷达系统和永磁材料,从“战斧”导弹到“捕食者”无人机,这些东西美国都得依赖重稀土,不能少了它。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直言不讳地说,要是中国完全停止中重稀土的出口,美国在短时间内确实难以填平这个缺口,他们的国防工业也会长时间受到限制。
美国空军在2022年承认,中国的武器装备更新速度大概是美国的五到六倍,稀土的限制可能会让这个差距变得更大。
中国在稀土方面的优势,不仅在于资源开采和提纯能力上,还建立起了完整的产业链,从上游的资源开采,到中游的提炼和分离技术,再到下游的磁体制造,都涵盖得井井有条。
多年来,美国和其他国家一直仰赖中国供应的加工稀土资源。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控力度增强,比如“个别许可”和“批一证”这类制度的推行,把产业优势变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战略谈判筹码。
在伦敦的贸易协商中,中国借助豁免部分磁体出口许可的措施,顺利争取到了美国在留学生签证政策方面的一些放宽。
不过,稀土不过是中国众多“杀手锏”里的其中一张牌罢了。
在其他重要矿产的领域里,中国也同样占据着主导地位。
说到多晶硅,那可是光伏行业的命脉,关系到未来绿色能源的前景。2023年,全世界的多晶硅产能达到了225.6万吨,而中国的产量就高达210万吨,稳稳坐在全球第一的位置。
美国的产能跟不上自己光伏行业的需求,要是中国在多晶硅方面搞点限制,美国的光伏产业就会受到很大冲击。
再来看看钛、镁、铟这三种军民都用得着的重要矿物。
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份额挺大,镁的产量占到全球的85%,主要用在汽车减轻重量、航天以及各种电子设备上。
这些矿产在现代工业和国防领域里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其重要性大家心里都明白。
在电池材料这个圈子里,中国的实力也是挺强的,别的不说,新能源大潮里,锂电池就像那“心脏”一样,毫无疑问地占据着关键位置。
中国在全球锂电池产量里头占比超过70%,而在电池零件的国际市场份额都超过80%,这份成绩可是真不输人。
而且呀,中国也紧紧把握着锂和钴这些制造锂电池的核心矿产资源,掌控得死死的。
全球大约70%的钴矿都来自刚果,而中国企业要么直接,要么间接控制了刚果那边的14大钴矿里的8家,产量占比超过一半。与此同时,中国把持着全球77%的钴精炼产能,美国那边70%的钴化合物进口也都得靠中国。
控住整个电池材料链条后,咱们中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里的话语权就稳稳地站在了绝对高度。一旦对相关原料开始限制出口,全球新能源行业可就得遭大震了。
在药品原材料这块,也是美国一张挺难搞的“王牌”。据CNN调查,发现美国药品的核心供应几乎都被中国紧紧把控着,基本上掌握了整个命脉。
平时用的阿莫西林在美国其实只靠一家厂家生产,而它的80%原料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去年,美国进口的氢化可的松和布洛芬,超过九成的部分也都来自中国。
就算是那个号称仿制药出口大国的印度,也少不了从中国拿那些关键的起始原料。
要让美国不再依赖中国的药品原材料,至少得耗上5到10年,把供应链完全搬回国内,可说是路途漫长,还得应对供应紧张、成本上涨这些棘手的问题。
如果直接敲定关税,药品可能会出现短缺,老百姓看病都难找到药;而把生产能力搬回国内,劳动力成本增加,加上供应链要重新布局,企业的生产费用会一下子飙升,经济效益要说难保也难。
回想起中美之间的角力,2018年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对中国启动了一连串制裁措施,导致两国关系从原本的竞争逐渐变得紧张,甚至走向敌对,贸易联系几乎断裂了。
美国想靠加关税、技术封锁啥的来限制中国的发展,可中国一点也不慌,面对美国的制裁,在应对策略上表现出坚韧的决心和反击的实力,反倒是站得更稳了。
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开始,咱们在科技上投入越来越多,成功攻克了芯片的关键技术,还实现了手机系统的国产化,这样一来,美国想“卡脖子”的事儿就不那么容易了。
在贸易方面,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比例,从2018年的19.2%降到2024年的14.7%,而且,2025年第一季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还实现了7.2%的增长,逐步建立起了新的贸易格局。
中国手里的这些“杀手锏”,并不是为了无端压制别的国家,而是在遇到美国不合理的制裁和遏制时,用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
在如今产业链紧密相连、深度融合的情况下,“去中国化”既难以实现,也不符合全球的共同利益,中国一直强调合作共赢,力图推动形成一个开放、公平、包容的全球经济体系。
要是美国能舍弃那种零和竞争的想法,扯开身段,变得理性一点,与中国一道携手前行,把各自在世界产业链中的优势发挥出来,那不管是对中美两国,还是对整个全球经济的平稳和长远发展,都是大大的好事。
这场中美角力,归根结底不应该是两败俱伤的较量,而是靠平等交流、合作谈判,打造一个双赢的新局面。
王牌可不只是随意挥舞的武器,它是维护公平与正义、推动合作与进步的重要保障。只有携手合作,才能为中美两国,甚至整个世界,带来更光明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