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未获中国批准,阿富汗已修通通向中国的道路,瓦罕走廊应否打通?

发布日期:2025-08-29 20:09    点击次数:125

在帕米尔高原那刺骨的寒风中,阿富汗的工人拿着铁锹,猛敲着结冰得像石头一样的土地。

这条一直朝东延伸的公路,已经修到离中国边境不到十公里的距离了。

可是,直到碎石快要碰到边境线的路面上,中国那边始终没有答应“开通”的意思。

一方面是阿富汗在零下二十度的严寒中拼命赶工的迫切,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一直保持观望的谨慎态度。这两条截然不同的路线,都是绕不开一个名字:瓦罕走廊。

它是中阿唯一的边界线,也是阿富汗陆路上,能直接与中国相连的唯一通道。

现在,公路的尽头离中国只有一步之遥,可一个关键问题还悬着:

这条阿富汗耗费了十几年心血修成的路到底能不能顺利打通两国的往来呢?瓦罕走廊这个时候开通,合适嘛?

这条被阿富汗握紧的走廊,藏在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之间,就像一条被群山挤出来的细长带子。

西面邻着阿富汗的巴达赫尚省,东边伸入中国新疆的塔什库尔干县。

这段四百公里的路程中,有三百公里在阿富汗境内,剩下的一百公里在中国这边。两国的边界线连接在一起,靠近走廊的东端,那92.45公里的边界就这样相连。

它周围都是敏感区域:北面靠着塔吉克斯坦,南边是巴基斯坦和争议中的克什米尔地带,西边可以通到阿姆河的上游。

别看现在这地方人烟稀少,千年前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段,东晋的法显、唐朝的玄奘都曾经过这里,把中原的丝绸和瓷器传到了中亚。

其实,这条走廊的归属,起初并没有定下来。

在晚清时期,英国和俄国在中亚争夺地盘,暗地里把原本属于中国的帕米尔地区瓜分了。

到了1895年,这片瓦罕走廊被硬生生地划到了阿富汗的版图里。

一直到1963年,中阿签署了边界条约,才算把那片走廊的边界彻底划清楚了。

阿富汗这么拼命地修路,归根结底也是被穷逼得没办法。

这二十多年来的战事,把这里的经济给折腾得只剩个骨架了。

有人估算过,到了2023年,这儿每个人平均一年的收入还不到410美元,三分之一的人得靠救济才能吃上饱饭,小伙子们想找份工作比登天还难。

更让人头疼的是,阿富汗可是个内陆国家,搞国际贸易主要得依靠邻近的国家帮忙。

之前都是靠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来运货,可这两年两边边境老闹矛盾,货船在港口堵个半个月都是稀松平常的事,生意根本干不下去了。

实在走投无路时,他们就把希望寄托在了中国这边。

阿富汗人心里都明白一笔:“要是瓦罕走廊能打通,那中国的大市场就是真的开门迎客了。”

国内藏着的锂、铜这些矿藏,再加上松子这样的特色农产品,都能运到中国去卖,还能引来中国的资金来建厂子。

有人猜测,这条走廊一开通,每年能带来60亿美元左右的收入,大概相当于现在阿富汗一年总的经济收入的一半。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阿富汗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折腾起来了。

早在2009年,他们就把瓦罕公路的蓝图规划好了,准备分成两段来修:一段从走廊西边的法扎巴德修到中间的伊什卡西姆,而另一段再向东延伸到中国边境。

那时候局势一团糟,图纸刚画完就被压在了抽屉里。

一直到2019年,美国送来了1700万美元,说是要帮忙修修,还打算在附近搞个军事基地。

那高原上的那些石头,比铁还硬得不得了,冬天一冻就挖不开,夏天又经常塌方,施工进度慢得像蜗牛爬似的。

到2021年美军一走,那剩下的最后50公里残局,也没人敢打理了。

阿富汗没打算放弃,到了2023年秋天,他们咬紧牙关,自己拿出了3.7亿阿富汗尼,差不多3700万人民币,让工人在寒风中坚持继续施工。

到2024年,塔利班又宣布,之前那条120公里长的瓦罕-巴达赫尚公路差不多修好啦,还在3月份跟国内企业签了协议,要再修一段71公里的简易公路。

除了修路这事儿,阿富汗还多次跟咱们中国联系,说了不少事儿。

2024年4月,塔利班农业部门的代理部长见到中国驻阿使馆的代表时,特意提到了公路的进展情况,显得挺有诚意的。

之前还提过用矿产资源做交换,比如把国内最大的艾娜克铜矿全部的开发权都交给中国,百分百的控制权都让渡出去了。

可中国这边一直没答应,不是不想帮忙,主要是这条走廊上的麻烦实在挺多的。

主要就是天气不给力:瓦罕走廊的海拔平均超过4000米,属于高寒的山区,冬天雪厚得能埋到腰,一年里有七个月都封山,车根本开不了。

夏天到来时,也还经常遇到雪崩、泥石流什么的,一年里能修路的时间就那么五个月,车子能正常通行,也只能靠那几个月的好时光。

这样算下来,即便修好了路,大部分时间也用不到,投入的钱估摸着好多年都难以收回。

更让人忧虑的是安全问题,目前在阿富汗境内还存在不少极端组织,比如巴基斯坦塔利班和“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这些势力经常把阿富汗当作据点,然后向邻近国家发展。

另外有一些组织也盯上了中国,一旦走廊一开,这些人就可能渗透进来,边境的安检就会变得难以保障。

塔利班里面也挺乱的,最高领袖阿洪扎达想把大权握得紧紧的,可持有兵权的哈卡尼等人不太高兴,之前还未调整省份警察局长的事闹过几回矛盾。

这内部的不合就像个定时炸弹,谁也不能打包票,未来会不会出事儿。

再说到地缘关系那块儿,阿富汗本身就成了中美俄印巴这些大国争夺的核心地带,走廊南边那儿,还是印巴为克什米尔争来争去,闹了几十年。

这些事搅到一块儿,要想搞好平衡,各方的利益得慢慢琢磨着,合作才能稳妥不宁。

其实中国没让阿富汗光等着,反倒给出别的选择。

像让中巴经济走廊往北延伸一段,这可算是“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阿富汗加入后,不仅能直达中国新疆,还能通过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出海,不用再跟巴基斯坦争抢通海通道。

中国也在推动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共同修建跨阿富汗的铁路,要说这事挺有意思的。

等这条铁路建成了,能把中亚和南亚紧密连接起来,将来还能往北延伸到俄罗斯,形成一条贯穿南北的重要交通干线。

更要说的是,中吉乌铁路,已经在2024年动工了。

这条铁路一路从中国新疆喀什开跑,要经过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这些挺重要的城市,最终还能连接到东欧和南欧地区。

要是以后跨越阿富汗的铁路能跟这条线接上,这就能打造出一条“中国-中亚-南亚”的运输通道,真能帮阿富汗摆脱“被陆地限制的国家”的困境,变成个交通枢纽。

挺有趣的是,这条走廊不仅仅是条交通线,还变成了个“动物乐园”。

目前快要灭绝的雪豹大概只有4500到7500只在这儿栖息,而像马可波罗羊这种珍稀动物,也在这里生活着。

在2014年,阿富汗在这里打造了一个面积达一万平方公里的瓦罕国家公园,不过眼下这片草场有点退化,要好好保护的确得费不少劲。

目前的状况挺清楚:阿富汗的公路都修到边境线上了,就等着中国这边答应一下了。

中国这边主要在考虑安全和地理因素,暂时还没急着做出回应。

想把瓦罕走廊打通,问题可没那么简单,说一句就能定论。

得等阿富汗把国内那些极端组织整治得差不多,把内部那些矛盾也理顺了;还得等两边找到一个都能接受的合作方案,比如怎么保证通道的安全,建设费用咋分担。

修建道路、开辟通道,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要是没有安全保障,再宽的路也走得不踏实。

未来是否能够通行,还得看阿富汗接下来怎么动作,也得看两边能不能逐步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条高原上的路,不仅把两个国家串起来,更承载着大家对和平与繁荣的盼头。#夏日旅行攻略#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