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04 12:32 点击次数:92
这事儿我真是看得气都不上来了。你说菲律宾那帮人,真是打着“维护权益”的名头,一不留神就把自己送上了“反面教材”。一开始他们怎么想的?就指望用一艘烂船搁在仁爱礁上,像个旗杆一样扯着旗子,就能把南海变成“领土”吗?你不觉得特别荒谬吗?这就像家里放个旗子挂门口就表示自己是主人一样,天真得让人笑掉大牙。
还记得我查资料后发现的一个细节,1999年,菲律宾将这艘老旧的“马德雷山号”搁浅在仁爱礁,然后声称“设备故障需要维修”。但实际上,这事闹得挺大,这种搁浅的行为背后是要“实控”那一片海域,显然不是一时冲动。你想想,很多分析都说,菲律宾传统策略就是试图借此扩大对南海的实际控制,但他们从没料到中国会这么快行动起来。
通过近年来的动态,没有什么料外的事情发生。中国海警不断增强力量,从最开始的水炮警告到后来用新款舰艇,装备升级得快得惊人。你看看我查到的资料,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3年,中国海警装备数量翻了三倍以上,最新的300多艘舰艇,几乎每一次菲律宾试图接近或补给,都被及时拦截或者登船检查。这不是“技术升级”,这是在实打实搞死你。
菲律宾的算盘就是让“破船”变成“控制权”,结果反倒帮了中国一把。每次他们试图修复、补给,都是给中国逼得往更深处走,岛礁建设、军事部署都跟着快步推进。我们看到,南海的战略布局不是一天两天铺开的,从美济礁到永暑礁,再到新布局的进口基础设施,每一步都踩着菲律宾的“烂船”前进。
还有更讽刺的是,菲律宾多次试图通过国际渠道,特别是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来“合法化”自己在仁爱礁的地位。结果呢?其实全世界看得很清楚,那个裁决除了拘泥于“法律说法”,没有实质意义。中国依靠实际控制、岛礁建设和法律法规,逐步让这些所谓的“国际裁决”变得无关紧要。
这让我想到一个结论:他们的“计划”就像柳暗花明又一村,真交了一个“破船”作战的实锤——反倒激发了中国在南海的崛起。光靠一个烂船搁在那里,是撑不起什么的,反倒成了催化剂。它促使中国加快岛礁建设,完善军事、海警的配合体系,还在国际舞台上用法律工具不断巩固自己的权益。这些年,南海从“争议海域”变成了“实控海域”。
我甚至觉得,有没有一种可能,菲律宾其实自己也在暗中惺惺相惜,看到中国这样一天天把局势边倒边稳下来,心里开始打鼓:自己是不是根本就没有资格一味挑衅?这就像跟一个会变身的“高手”较量,不仅打还反手帮他完善战斗力。
所以,问题来了:他们这盘“破船”棋,最后是不是也会变成自己最大的绊脚石?我觉得,没人会全然不明白,没哪个国家像菲律宾这样,把“挑衅”玩成“策略”,还不自知。反倒靠着“破船”反复试探,塑造出一个“无奈之地”,结果呢?南海的天平会不会就这样被中国稳稳压住了?你说,真是谁在“算计”,还是都在“被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