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04 13:56 点击次数:95
2023年,越南对华出口顺差突然暴跌,纺织订单被印度抢走15%,电子工厂机器声越来越小。 到了2025年,美国关税大棒砸下,越南出口数据又掉了一截,电子产品出口同比再降8%。 越南一边靠着中国产业链吃饭——每年2297亿美元的贸易额占外贸总量的28%,一边转身加入美国“印太经济框架”,结果两头不讨好,订单飞了,机器停了,工人急了。
这马凯硕是什么人物? 他是新加坡前驻联合国大使,李光耀的“亚洲价值观”智囊团核心,在东南亚外交圈跺跺脚,东盟外长会都得暂停喝咖啡先看他递的条子。 2025年7月,他直接放话:亚洲国家眼看中国被西方围堵却装哑巴,简直是“滔天大错”! 这话像根针,扎得某些国家坐立不安。
越南2023年和中国贸易额冲到2297亿美元,却偷偷摸摸加入美国“印太经济框架”。 结果呢? 美国加征关税后,越南电子出口直接萎缩,而原本指望替代中国的纺织订单,反被印度撕走15%。 工厂主们看着空荡荡的流水线才反应过来:中国供应链一断,自己连汤都喝不上热乎的。
同样犯晕的还有印尼。 嘴上喊着“绝对中立”,转头就向美军开放苏门答腊军事基地搞联合演习。 可中国捏着印尼经济命脉——67%的煤炭进口、82%的镍矿出口都指着中国买家。 中国手一紧,印尼矿业股应声暴跌23%,雅加达股市瞬间蒸发300亿美元。 海军在纳土纳群岛缩手缩脚,连巡逻都不敢大张旗鼓。
澳大利亚国会2024年8月通过挺台决议,不到24小时,铁矿石价格从每吨144美元砸到97美元,市值蒸发32%。 立陶宛更惨,2021年允许台湾设“代表处”,中国直接把200条中欧班列绕道走,立陶宛铁路一年损失1亿欧元,牛奶厂库存堆到发霉变质。
而华为被制裁那会儿,马来西亚、越南的代工厂订单直接腰斩。 韩国三星、台湾台积电利润缩水30%。 这些国家突然懂了:中国被制裁,自己根本不是“渔翁”,而是城门外的“池鱼”。
老挝是最清醒的。 中老铁路一通,GDP增速猛拉1.5个百分点,水果早上摘,晚上就能摆上云南菜市场。 RCEP生效三年,中国和成员国贸易额从12.7万亿涨到12万亿,关税就省了30多亿。 疫情期间中国给东南亚送疫苗、送物资,都是实打实的情分。
可某些国家偏要赌美国能赢。 韩国挤进“印太框架”想左右逢源,结果美国芯片禁令一刀切下来,三星西安厂停产,150亿美元说没就没。 菲律宾跟着美军在南海秀肌肉,结果中国远程导弹瞄准的美军基地,全在菲律宾眼皮底下。 每次军演,菲律宾渔民都不敢出海,怕流弹,更怕断生计。
菲律宾把美军当护身符,但美军基地离中国海南只有300公里,离自家关岛基地却隔着3000公里。 美国国会报告自己都承认:万一南海开火,美军集结要72小时。 而中国战机从永兴岛起飞,10分钟就能到黄岩岛。 这“安全承诺”,到底是护身符还是催命符?
泰国早看透了。 美军演习? 敷衍参加一下。 中泰铁路? 真金白银砸进去,直接塞进国家核心工程“东部经济走廊”。 印尼更绝,一边和美国握手,一边加入金砖国家,总统普拉博沃上台第一站就飞北京,签下400亿美元新能源大单。
沙特、阿联酋、伊朗这些中东国家,一边收着美国军火,一边用人民币结算对华石油贸易。 沙特对华非石油贸易两年暴涨45%,阿联酋押注中国新能源,伊朗直接签25年全合作协议。 他们明白:和中国硬碰是蠢,闷声发财才是聪明。
可亚洲呢? RCEP让东盟对华贸易额涨了12%,中国投资从250亿飙到300亿美元。 美国同期对东盟投资反降7%,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连张自贸协定都掏不出来。 马凯硕说得直白:“美国输给中国,不是中国进攻太猛,而是美国自己战略失败! ”当巨人大家时,蚂蚁最该躲开的是巨人的脚底下。 亚洲若继续沉默,等中国真被按住了,下一个被踩碎的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