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26 01:13 点击次数:80
前言
最近,乌克兰一直在不断用远程方式攻击俄罗斯,本以为这是乌军技术水平提升的表现。
没想到的是,英国媒体爆料,美元方才给的援助比大家想象中还要多得多。
英国媒体透露,美方的动作可不止提供情报那么简单,连打哪个目标、用什么方式攻击,白宫政府都“全程插手”。
看来这场代理人战争的水分,比咱们想象的还要更深一层。
美乌联手,如何精准“点穴”?
这几个月来,乌克兰对俄罗斯的炼油厂和能源设备可是真拼命打了,效果挺明显的,全世界都盯着看呢。油价也跟着起伏,俄罗斯甚至得开始进口汽油才行。
一开始大家都夸乌克兰的无人机技术牛逼,但其实背后可没那么容易。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导,这件事情能顺利进行,离不开美国在其中发挥的至关重要作用。人家可不是随便扔几张卫星图片让乌克兰自己琢磨,而是合作得特别“讲究细”。
简单来说,美国提供的情报,就像个“保姆级”的教学手册一样。乌克兰要打哪个目标,都会提前跟美方商量一番。
其实,美国会把关于这个目标的“绝密秘籍”都告诉乌克兰:在哪个点最脆弱、什么时候出手最合适、无人机的飞行路线怎么安排才能巧妙避开俄罗斯的防空网,以及飞多高最能保障安全……这一整套策略,全都帮乌克兰规划得清清楚楚。
你瞧,乌军的无人机能实现长途飞行,距离能达到上千公里,比如说飞到离乌克兰1400公里外的法巴什石油-联合石油公司的炼油厂,还能命中目标。这背后要不是有人指点迷路,光靠自己摸索,那难度可真挺大。
有知道内情的官员甚至透露,华盛顿“全程参与了每个策划环节”,差不多就是亲自指导了。
更有趣的事儿是,报道里还提到,不只是乌克兰自己挑选目标,美方也会帮着“规划优先攻击的对象”。
有个内部人士讲得挺直白,直接把乌克兰的无人机部队比作华盛顿用来“搞乱俄罗斯经济、逼普京达成和解”的一个“工具”。
听着这话,说白了,感觉就完全变了个味儿。
态度转变,背后在琢磨啥?
你可能会想,美国之前不是一直忌惮事态升级,担心和俄罗斯硬碰硬吗?怎么现在胆子变大了?这中间有个关键人物的态度一变,值得好好琢磨,就是特朗普。
报道里说,这个变化的关键时刻大致是在今年7月左右。
当时特朗普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打了个电话。电话中,特朗普问如果美国提供远程武器,乌克兰能不能对莫斯科发动袭击?他还暗示支持一种策略,就是“让他们(俄罗斯人)感受到痛苦”,以促使克里姆林宫重新坐到谈判桌上。
白宫随后赶紧做出回应,说总统“只是在问个问题,并不是在鼓励更激烈的行动”,不过自从那次通话之后,局势就发生了些微变化。
四位了解情况的人士都表示,美国情报已经传达到基辅,内容是“新的高度”和“精准位置”。接下来,八、九月份,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设施的袭击频次和力度都“明显增强”,频繁得让人觉得“升级快得不得了”。
特朗普这个人对俄罗斯的态度还挺有看头的。报道中说,他之前在阿拉斯加热情接待过普京,可后来却一直公开表示对普京“挺失望的”。
这个失望的情绪,还被一些分析人士当作促使他转而支持对俄罗斯采取更强硬行动的一个原因。
乌克兰自己也挺拼的,泽连斯基之前也说过,他们无人机的技术水平提升了,产量也上来了,现在能一次派出几百架,比如“火力点”和“柳蒂”这些无人机已经变成了主要战力。
其实,明摆着,技术和产量是根本,但没有那份精准的“导航图”,效果肯定会差很多。
目前最令人担心的问题就是,特朗普还没有下定决心,要不要向乌克兰输送那些更厉害的武器,比如“战斧”巡航导弹。
要是真把这东西送过去,局势可就得升级,泽连斯基可是盯着这事盼着呢,说能“让俄罗斯稍微清醒点”。
结语
说白了,这场打仗早就不只是俄乌两头互拼耗费了。美国凭借情报共享,实际上已经全身心地插手,直接左右了战争的走向和节奏。
从信息传递到帮助出谋划策,甚至有人指责在设定目标,每个环节都让风险变得更高,情况也变得更复杂。看似无人机在空中飞舞,背后其实是大国角力的算盘正在悄悄运转。
特朗普政府这番“深度插手”,表面上似乎是在支持乌克兰,其实是在冒险,把美国自己也越绑越紧,卷入了这场战争的泥潭。
这场角逐还远没有到头,每次升级都带来更多变数和危机,未来会走向哪里,其实很难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