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中国当时最精锐的德械师,为啥淞沪战役上一战就被打残?

发布日期:2025-11-24 20:50    点击次数:189

淞沪会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向日军发起进攻的大型战役,志在必得,因此从一开始就精锐尽出,要把鬼子赶下大海。在整场战役里,我们先后投入了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共计17个德械师。

我们为什么要组建德械师?德械师的武器装备与日军相比究竟怎样?他们在这场战役里表现如何?

德械师

1934年长城抗战一结束,老蒋就心里雪亮,就凭手下那些汉阳造,铁定打不过鬼子,必须得升级换代。当时中国与德国的关系很好,德国又是欧洲传统军事强国,能不能拜德国为师,学点先进军事理念,买点先进武器装备?

这想法与德国不谋而合。于是,在德国军事总顾问、前德国国防军总司令汉斯·冯·塞克特上将的帮助下,中国制定了分期完成60个师的整编计划。这60个师装备德国军械、接受德国军事顾问的训练和改编。按照塞克特上将的想法,中国有这样60个师的精锐常备军,军事实力放在世界上也稳居前列,基本上没人敢来惹事生非了

按照计划,这60个师要配备10个重炮兵团,每个师分别管辖炮兵营、战车防御炮连、高射炮连等。但是,那时候咱中国实在太穷了,囊中羞涩,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从德国进口武器装备,只好分批进行整编。

1935年,第一批10个师进行整编。1936年,第二批和第三批有20个师进行整编。由于国力限制,加上“两广事变”的影响,这30个师的整编并没有全部完成。其中,只有第一批10个师勉强达到德械师标准,其余20个师只是头戴德国M35钢盔并装备及少量的德式武器。

德械师

应该说,德械师的武器装备与其它杂牌军相比,自然占据明显优势。但如果与日军相比,那就远远不如了。

第一批10个师里,除了第87师有6门37毫米战车防御炮外,其余9个师一门都没有。至于150毫米重型榴弹炮这种“大杀器”,那更是1个师都没有装备。

我们以视为精锐力量的第36师为例子,全师仅有4000支步枪、324挺轻机枪、72挺重机枪、8门20毫米机关炮、24门82毫米迫击炮。

这样的武器装备,与日军一个步兵联队相比如何?

以当时日军常设师团管辖的步兵联队为例。每个步兵联队拥有2142支步枪、72挺轻机枪、24挺重机枪、144具50毫米掷弹筒、6门70毫米步兵炮、4门37毫米速射炮、4门75毫米山炮。

第36师在轻武器上不落下风,甚至有所胜出,但在重武器上太吃亏了。在实战中,日军步兵联队不但配备本身的炮兵,还配属了1个野战炮兵大队、1个150毫米臼炮大队、1个150毫米榴弹炮大队,还有独立野战重炮兵支援作战,其火力十分强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日军一个步兵联队,光是配属的炮兵部队,就能压制中国军队5个德械师。加上日军还有强大的海军、航空兵力量,在淞沪会战中,德械师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但是,虽然德械师的武器装备不及日军,但他们的战斗力以及战斗意志却十分强悍。这一点,咱们自己吹没用,听听鬼子怎么说的。

德械师

淞沪会战中,日军步兵第六联队在吴淞附近登陆,到会战结束,先后与第11师、第87师、第88师、教导总队等交战。他们在《步兵第六联队历史》写道:“敌人大部分为中央直系军,战斗素质武器装备优良,抗日意识十分彻底。步枪、手榴弹使用方法熟练,并且十分勇猛果敢,经常主动进攻……”

德械师的勇猛果敢,给敌人造成大量伤亡。1938年,日本华北方面军全面总伤亡不超过5万人,淞沪会战仅3个月就损失近10万人,足以证明“德械师”的战斗力了。

遗憾的是,德械师在浴血奋战的同时,自身伤亡也极大,有的部队甚至全军覆没。他们同占据优势火力的日军鏖战了三个多月,最终都以巨大代价不得不陆续撤出战场。

更加可惜的是,随着中德军事合作的中断,这些德械师因损失过大、又无装备可作补充的情况下,不得不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逐渐被后来的苏械师、美械师代替。

德械师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已用顽强的抵抗诠释着中国军人的铁血精神,自当被后世永远铭记。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