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24 01:22 点击次数:159
普特会落幕,普京成最大赢家
8月15日,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进行了近三小时的闭门会谈。尽管未签署正式协议,但特朗普将会议评价为“完美10分”,并高调宣称美俄已在“领土交换”和乌克兰安全保障上达成基本共识。 这一表态直接推翻了美国此前坚持的“先停火再谈判”立场,转而支持普京提出的“直接达成最终和平协议”方案。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以“会谈顺利”为由,当场宣布暂缓对俄制裁,连针对第三国的“次级制裁”也被推迟。
普京的谈判策略大获成功:未做实质性让步(如承诺撤军或停火),却让美国主动软化制裁压力,同时将矛盾焦点转向乌克兰。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随即补刀,强调停火前提是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这直戳基辅当局的命门。
特朗普的施压话术:甩锅乌克兰
会谈刚结束,特朗普便在白宫记者会上对泽连斯基隔空喊话:“现在能否停火,真的取决于泽连斯基总统了。 ”他要求乌克兰“必须同意”美俄商定的条件,并威胁道:“若停火失败,责任将由乌克兰承担。 ”这种施压早有预兆:普特会前,特朗普公开宣称“乌克兰命运无需泽连斯基参与决定”;会后更以“节省时间”为由,单方面推迟原定与乌克兰的协调会议。
据《华盛顿邮报》披露,特朗普在会后与泽连斯基的通话中进一步摊牌:普京要求乌克兰割让整个顿巴斯地区(包括俄军尚未完全控制的3500平方公里战略要地),以此换取“承诺结束战争”。 特朗普甚至将领土问题轻描淡写为“交换”,暗示乌方需用土地换和平。
泽连斯基的绝境:签降书还是打巷战?
面对特朗普的突袭,泽连斯基陷入两难。 若接受领土割让(约22%国土),将引爆国内政治海啸:乌克兰宪法明令禁止放弃领土,极端民族主义团体已扬言“发动兵变”,前总理季莫申科派系更誓言“审判卖国者”。 民调显示,超半数乌克兰人拒绝在任何条件下放弃土地。
若拒绝妥协,乌克兰恐遭美国“断供”。 2025年美国对乌军援已骤降至不足200亿美元(2024年为450亿),而乌军每月消耗高达50-60亿美元。防长乌梅罗夫私下警告:若援助中断,乌军连下月军饷都发不出。 战场形势同样严峻:俄军8月在顿巴斯单日推进最高达110平方公里,乌军单日阵亡一度接近1200人,兵源枯竭迫使基辅当局“抓壮丁补缺”。
更残酷的是,泽连斯基的个人命运悬于一线。 俄罗斯已将其列入战犯名单;美国被曝密谋“流放方案”,考虑用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支持率61%)取代他。 特朗普甚至曾在通话中命令乌军“放弃防守直接反攻”——这一违背军事常识的指令,被解读为消耗乌军残存力量的毒计。
欧洲的沉默背叛
欧盟在普特会后陷入集体失语。 尽管26个成员国联合声明强调“乌克兰应自行决定领土问题”,但德法领导人的立场已悄然转向:3月还承诺支持乌克兰“收复全部领土”,8月却暗示“当前接触线可作谈判起点”。
这种退缩源于欧洲的沉重代价。 三年战争令欧盟损失超2万亿美元,德国工业因能源价格被迫迁往美国。 欧盟提出的“和平计划”被曝要求乌克兰放弃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且明确排除其加入北约——相当于将乌克兰变成“永久隔离区”。 荷兰首相斯霍夫虽表态“继续援乌”,但承诺的5亿欧元武器交付进度严重滞后。
华盛顿会晤:最后的赌桌
特朗普已要求泽连斯基8月18日赴华盛顿谈判,为美俄乌三方峰会铺路。 但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泼来冷水:阿拉斯加会谈中“从未讨论三方峰会”。 这场会面本质是特朗普的“最后通牒”:要么在停火协议签字,要么独自面对俄军攻势。
泽连斯基的社交媒体动态暴露了悲凉底色:“乌克兰的命运必须由自己决定。”可当他乘专机飞往华盛顿时,舷窗外已是美俄重划欧洲版图的绞肉机轰鸣。